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作为这座城市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上海青年正在成为砥砺奋进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为选树青年典型,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为指导单位,青年报社策划主办的上海一线青年新榜样推选展示活动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充分展现新时代奋斗在一线岗位的青年人物有作为、敢担当的榜样精神,引导更多同龄人从中领悟和学习。 今天我们所展示的人物是上海漕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营商部部长惠捷辰。 走近漕河泾开发区的新研大厦,惠捷辰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进大楼时,这位1989年出生的准90后上海小伙儿会热情地跟保安打招呼,再加上挂着吊牌手拿资料,这让他看上去有点像中介。“我们就是要当好服务园区企业的金牌店小二。”惠捷辰笑着说。 服务企业是跟企业跟物业交朋友 惠捷辰是个才子,2012年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后,却应聘进了社区。惠捷辰为人热情接地气,很快就跟阿姨爷叔们打成了一片。后来,根据工作需要,他转岗到了虹梅街道园区服务中心。 虹梅街道比较特殊,区域内只有十几个居委,却有包括漕河泾开发区在内的382万平方米的物业载体,这就意味着,这里各种楼宇园区林立,而惠捷辰负责的正是招商工作。 2017年起,徐汇区各个街道招商引资的功能被剥离出来,形成“两翼一体”新格局,惠捷辰正式进入上海漕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出任营商部部长。 部门一成立,惠捷辰作为负责人勇于担当挑起大梁,先后与漕河泾开发区区域内21个园区物业进行了对接,同时与区营商服务中心分管领导组成联合工作小组,协同虹梅街道营商服务中心深入园区,了解园区与企业诉求,解决了新园区商业配套配置注册、园区路口交通隐患处置等多个问题。 有一个园区,上下班高峰时,隔壁园区接送班车停留在该园区机动车出入口,当时没有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隔离带,导致出入园区的车辆有视觉盲区,经常造成交通事故,惠捷辰接到园区的反映后,第一时间与区交警大队协调,交警第二天就上门实地勘察,增加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隔离带,解决了班车停留问题,化解视线盲区,排除了园区交通安全隐患。 “这两年,徐汇区把优化营商环境放到了第一位,我们除了招商,更要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惠捷辰介绍说,“我们每周都要跟各个楼宇园区对接,了解物业空置情况,帮助新招商企业匹配相应的办公用房,以及为存量企业扩租、缩减物业。“我们所有的服务都是免费的,非中介。”为了服务更精细,他们把整个虹梅街道区域按路界划分成8个网格,进行网格化管理,每块都有人负责跟企业对接。 惠捷辰在工作中
|